在台灣玩了近5年的社團(因為延畢囧),當時還沒到琉球大學時就已經在學校網站上找有什麼社團。果然是「一日社團人,終生社團人!」啊!
比起台灣較為熱門的康樂性社團及舞蹈性社團,日本其他地方我不太知道,但是琉大這邊比較熱門的感覺是運動型與傳統文化技藝型的社團。
在台灣從大一到大五都是在溜冰社(直排輪),當然也就直接找琉大有沒有一樣的社團。但很可惜的…沒有!雖然說有冰球社(冰上曲棍球),但是我不打…囧。
於是只好打開琉球大學網站,用當時很破的日文,一個一個丟GOOGLE查社團名字。
琉球大學社團生活
最後有興趣的有兩個社團-【茶道部】與【ラクロス部】
本身對於傳統歷史文化方面很感興趣,所以將茶道納入其一,而ラクロス是什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日本電影叫做「少林少女」(不知道請點我),這裡面在玩的運動就叫做ラクロス!中文翻作【袋棍球】或是【長曲棍球】(不過我覺得這個翻譯滿奇怪的)。目前台灣從2013年左右開始引進(正好是我剛回台那年),在東部及台北一些少數高中大學已經有開始在推廣並且有社團,正式名稱也叫做【袋棍球】。
就這樣到了琉球大學,經歷了幾個禮拜,很多事情與想像不同。
沒有熱鬧的社團宣傳、沒有歡樂的校園活動、沒有互助的宿舍生活(跟我們那區日本人打招呼還會斜眼看你!不誇張!)。
有的只是每天只能用很破的日文和留學生或老師吱吱嗚嗚、每天同一國的人聚在一起講母語、約定的時間遲到20分鐘都不誇張、早上上課還要叫人起床,害自己差點也遲到。
「我到底是來幹嘛的?乾脆回去算了!」當時真的有這樣想過。
在某一天下課自己走在路上,直接跑到學務處詢問怎麼連絡社團,用很破的日文問到一些自己有興趣的社團聯絡人方式後,寄了兩封還三封信,而當時回我的就是「袋棍球社」。
而「茶道社」是因為也有另一個朋友有興趣,所以就一起去參加。不過她日文很好,說真的…到現在我還是聽不太懂茶道的用語…囧。
還有後半年比較熟的時候有跑去「冰上曲棍球社」玩幾次,本還是有打算參加的(存粹是想溜冰),但是因為冰場的租借費是社員全體負擔,每個人每個月要繳交1萬日元。當時因為留學很窮,就斷念了…。
超強新生登場!「冰上曲棍球部」
沒錯!超強新生就是我本人!(自己講)在台灣溜了五年直排輪,如果還搖搖晃晃的有損我溜冰社的尊嚴啊!
雖然參加冰球社是後半年,但當時是日本的4月,正是新生入學,社團招生的時期,所以都還是免費參加!那時去了4~5次有,直到他們開始漸漸的教曲棍球我才沒有去。
因為在台灣也有摸過幾個月的曲棍球,當時在琉大冰球社的新生曲棍球體驗賽的時候,有著拿著球在和小朋友玩的感覺…只是小朋友高了一點就是了。
雖然在這個社團待的時間不長,但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日本(或者是只有琉大?)的社團會有一個習俗,也就是招募新生時,一開始的一個月(或是更久),在社團活動時間結束後會請新生吃飯。剛開始還不知道這個習俗,有跟著一起去吃晚餐,我當時就說我自己付就好,畢竟是留學生又不是新生。而其中一位女冰球社的前輩就說了一句「不!我們來付!這裡是日本!」
雖然說是入境隨俗,也很感謝他們也把我一視同仁,不過對於沒有要待很久的我,其實真的有點不太好意思。
一期一會「茶道部」
日本代表性文化之一-「茶道」。在接觸茶道社之前也都只是看電視、日劇上的而已,除了正座很辛苦之外,好像沒有什麼太多的印象。只是覺得那種氣氛與感覺很吸引人就去了。剛開始去的前半年,不要說一句話了,連一個字都聽不懂!就算後半年聽不懂的地方也是很多!所以很多都是靠朋友翻譯給我聽,不過現在想想這樣都有辦法學,真的有點厲害。
從最一開始認識茶道的基本道具、怎麼折帛紗、怎麼當客人、最基本的泡茶方式至平手前等,一年的時間,雖然絕大部分都聽不懂他們在講什麼,只知道照做而已,但還是學到了許多!(但是現在也全忘了…囧)
參加聖誕茶會,還有到社長家的飲み会(日本常見的喝酒會,雖然我不喝!),這樣斷斷續續的玩了一年。
最後要離開時的夏日茶會,也讓我們兩個留學生參與主要泡茶及半東(在泡茶旁邊負責介紹的人,但我日文太爛!只有朋友有當!),或許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讓我到現在還是喜歡茶道這個文化吧!當初結束時還特別買了小小的茶道套組給我們,回台灣時還滿常拿來泡茶喝呢!
今年的琉大祭,已經畢業的社長大人還特別從神戶趕來參加,真的是好久不見了!(而我那天也因為特權坐主客的位子www)
對於日本文化有濃厚興趣的人,很推薦來參加這樣的文化型社團,但必須要說的事實是-無法久坐,特別是正坐!或是不喜歡安靜緊張氣息的人,或許就不是那麼適合,雖然我覺得主要來是習慣問題居多就是了。(笑
熱情的女孩們「袋棍球ラクロス部」
在琉大第一個參加的社團。最一開始回我信的袋棍球社長是剛卸任的社長,於是她就幫我聯絡現任社長寄信給我。當時用很破的日文問說我日文很爛,而且又是交換生,真的可以參加嗎?
而當時的社長回了我「雖然男生和女生的規則有點不一樣,但是一起練習是沒關係的唷!我們可以把球具借給你,而且也有可以稍微講英文和中文的社員在,所以沒關係唷!更重要的是!運動無國界!」
正當還在疑惑為什麼要特別說男女生規則不同時,就這樣帶著些許不安又期待的心情前往球場了。雖然袋棍球社比較沒有甚麼敬語,困難的專業用語也比茶道來的少許多,不過日文很破的我當然還是聽不懂!而且才第一天我的臉就被球打到!不過這個運動真的很好玩!不過也是一問才知道,原來在我來之前的兩個月前左右,男子袋棍球社已經解散了…。是有沒有那麼剛好!
這一年來只要我聽不懂的她們都會用比較誇張的動作和說法讓我理解,也有幾個有學過一點中文的社員會用隻字片語甚至無關的單字和我對話,當時真的覺得她們很有趣。就這樣跟著她們一起練習了一年,到後半年日文比較好,而且又開始遇到招生期時,便開始與她們到處去玩。去了兩次海灘、與在沖的袋棍球社會人士交流、聚餐等,當時玩得很開心,而最開心的就是開始可以與她們對話,不在只是一直當啞巴。
這一年在袋棍球社的活動與交流真的很多,在社團活動不盛行的沖繩,社長真的非常努力,讓我看到以前玩社團的我們(特別是我的夥伴們)。當時還有一次要到美軍基地裡與美軍交流,但是由於我不是日本人而是台灣人,而被禁止入基地裡,那個美國袋棍球隊的隊長還與門口的日本警衛吵架,甚至打電話到裡面要求上頭讓我進去,真是讓我捏了一把冷汗…。雖然最後還是不放行,他原本還要載我到另外一個只有美國人顧的入口,就騙他們說你是日本人,讓他們給你進去,但是因為我不想出事…所以就這樣回去了…,真是有點特別的經驗(汗)。到現在只要有機會還是會去看看她們,但因為球具放在台灣,無法去玩就是了。
跟袋棍球社最有緣的一件事應該就是當初創始人是台灣人這件事了!當時參加時,這個社團應該也才成立7~8年(然後男子就倒了…囧),當初創始人之一的日裔華僑-蔡桑就是在日本土生土長的台灣人,而他現在就在台灣進行袋棍球的推廣唷!好像是所屬於台北城市科技大學的樣子(不是太確定)。
就這樣在這個社團待了一年,結束時他們還特別做隊服與卡片給我,而上圖中間拿黃色球桿的就是當時的社長大人了,雖然從交換留學回台後到現在還沒見過一次面,不過她也在沖繩工作,總有機會見面的!
今年的琉大祭當然也是有去看她們,雖然很多人我都不認識了,不過我想說的是…我的臉有這麼好認嗎?!我明明感冒戴著口罩,茶道社和袋棍球社的人看到我第一眼就認出來!明明已經很久不見了!是因為日本人很常戴口罩,所以才會這麼會認人嗎?!
總結
在來日本前,總會聽到很多謠言-日本人排外啦、日本人自我中心很重啦、日本人不太會與人深交啦等等之類的,但我認為是【人】的問題,不只是日本人,也有可能是自己的問題。
人們常常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導致覺得很多事情「就是這樣」,今天若換作是在台灣,或是其他國家,如果遇到一個外國人,我們難道就真的會與他們深交交心嗎?說實在的,如果是歐美人或許會,但如果今天換做是東南亞人們,是否能保證自己也能與對待金髮老外們一樣和藹可親呢?同樣的換到日本也是相同的,有愛交朋友的人、有愛幫助人的人,同樣的也有不喜歡外國人、看到你日文不好或是不會講日文就不太理人的人,這不管到哪都是一樣的。
拋開那些舊有的陳腐觀念,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自然而然身邊聚集過來的就會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了,我是這麼認為的!
羽日本SNS | 帳號連結 |
---|---|
LINE | |
Youtube | |
羽日本IG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