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怎麼過中秋?由來、傳統食物、習俗活動一次報給你!

每年的農曆8月15日中秋節是台灣人家家戶戶瘋烤肉的節日,而日本其實也有在過中秋節唷!

日本的中秋節有哪些習俗,又會吃哪些特色食物呢?這邊文章就來介紹日本人的中秋節獨特過法給大家。

日本中秋節的由來與習俗

日本中秋節的日文稱作「十五夜」,念法是「じゅうごや(jugoya)」,指的就是農曆8月15日當天晚上。

起源來自於唐朝時期的中秋節,並於平安時期傳入日本後,和日本傳統信仰結合後發展至今。

由於是要觀賞滿月的節日,因此日本的十五夜並沒有和其他許多傳統節慶一樣被太陽曆化,而是保持著每年農曆8月15日過。

日本有關月亮的信仰

日本有關月亮的信仰
日本有關月亮的信仰

在日本早期,有著祭祀月亮緬懷故人,並且期望今年秋季能夠豐收的習慣。

在中秋節傳到日本時,剛開始只是平安時代的貴族間在中秋節當天賞月作樂。

一直到了江戶時期,在中秋節賞月的習慣才傳到了平民之間,並且與民間祭祀月亮的習俗互相結合後流傳至今。

月兔搗麻糬

月兔搗麻糬
月兔搗麻糬

月兔的傳說據說是源自於佛教的本生經中的某段故事,故事中有猴子、狐狸、兔子三隻動物,他們有著想要為人們盡一份心力的想法。

就在此時佛教中的守護神之一「帝釋天」化為老人現身,並向他們三位請求食物吃。

因此猴子就去摘了樹果,而狐狸去抓了魚,但兔子卻什麼也無法做到,就在兔子感嘆自身無力後,就跳進了火裡,讓自己給老人吃。

化為老人的帝釋天見此舉後,決定把兔子捨身救人的行動傳達給後世,因此就讓兔子變為月兔升上月亮去了。

而月兔搗麻糬的由來是來自古代中國,月兔幫嫦娥搗藥的傳說,但不知道為什麼傳到日本後就變成搗麻糬了。

竹取物語傳說

竹取物語傳說
竹取物語傳說

日本自古以來有關月亮的傳說故事之中,最著名的就是竹取物語了。

竹取物語的起源與作者並不詳,最早約可追溯到日本平安時期就有相關記載,但由於原作已不存在,因此在經歷幾百年的歲月中有諸多版本誕生。

主要最廣為人知的版本中,故事講述在從前一對老夫婦,而爺爺上山取竹子時,發現有一株竹子閃閃發光,切開來後發現裡面竟然有一位小女孩,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竹取公主。

老夫婦把竹取公主帶回家養大後,因為竹取公主美如天仙的關係,許多貴族甚至是天皇也來向她求婚,就這樣經過了多年。

在接近8月滿月的某一天,竹取公主嚎啕大哭起來,老爺爺問她發生什麼事後,竹取公主表明她是來自月亮的人,必須要在15日當天回去。

經過後了一連串事件,最後竹取公主終於回到了月亮,而故事也就到了尾聲。

小羽小羽

話說「竹取物語」只是這一系列故事的統稱,依照時代與地方的不同,也有「竹取爺爺」「竹取公主物語」「竹子物語」等名稱。

日本中秋節的傳統活動

接下來介紹日本在中秋節時會進行的一些傳統的習俗活動,雖然日本不像台灣家家戶戶烤肉(雖然根本不是傳統的習俗活動),也是有一些有趣的過法。

掛芒草

日本中秋節掛芒草
日本中秋節掛芒草

日本自古以來,認為芒草莖中間的空洞裡有神明依附,因此是芒草為驅邪避凶的植物。

前面有提到日本早期有祭祀月亮,並為接下來的豐收祈福的習俗,因此日本在中秋節當天掛芒草不只有驅邪的功用,還有著保護農作物的含義。

賞中秋名月

中秋名月
中秋名月

日本中秋節的十五夜當天的月亮稱作「中秋名月」,雖然現今都市社會已漸漸減少,但還是和台灣一樣保有著賞月的習俗。

而中秋名月又稱作芋名月,因為日本早期在中秋節當天祭祀月亮時,會使用當時會在秋季收穫的主食「里芋」來當作供奉品,因此才有此稱呼。

月見泥棒

月見泥棒是在日本的愛知縣、三重縣、奈良縣、千葉縣的一部分地區存在的風俗文化。

「泥棒」在日文中是「小偷」的意思,而月見泥棒也就是「賞月小偷」。

在中秋節當天祭祀月亮時,允許附近的小孩子偷吃供奉品,並當成是月神前來享用的概念。

據說根據地方的不同,還有類似於萬聖節的「不給糖就搗蛋」的術語,例如「請賞月!」「是月見泥棒!」等等。

三月見

日本除了中秋節當天的十五夜以外,另外還有「十三夜」與「十日夜」這兩天的存在。

十三夜顧名思義就是13日晚上,但並非農曆8月13日,而是農曆9月13日,另外十日夜則是農曆10月10日晚上。

在日本早期,除了十五夜當天外,十三夜與十日夜兩天也都會舉行傳統的習俗活動,而這三個節日統稱「三月見」。

其原因的主要說法是,十五夜由於剛入秋天氣不穩定,經常還是有颱風和豪雨,所以無法看到漂亮的月亮。

在十三夜與十日夜時,因為能夠觀賞到更漂亮的月亮,十三夜更有「十三夜無雲」的稱呼。

而相對於源自於古代中國的十五夜,十三夜和十日夜是源自於日本的習俗活動,主要是都是為了向一年的豐收祈願。

另外,相較於被稱作芋名月的十五夜月亮,十三夜的月亮被稱作「栗名月」或「豆名月」,依造地區不同也有稱作「小麥名月」「後月」「女之名月」等等稱呼。

日本中秋節的傳統食物

日本的中秋節不像台灣吃月餅,而是有日本獨自的傳統食物和文化。

接下來就來介紹日本人在中秋節的時候都吃些什麼,還有這些食物都代表著哪些含義。

月見糰子

月見糰子
月見糰子

說到日本中秋節的代表食物,一定要提到的就是月見糰子了!

日本自江戶時代以來,在中秋節十五夜當天,把用米做成的月見糰子當作供奉品祭祀,有著祈求農作物豐收的含義。

在傳統的祭祀中,十五夜當天會供奉15顆月見糰子,而十三夜當天則是祭拜13顆,後來則簡化成十五夜5顆,十三夜3顆等等。

此外有些地區則是會了祈求一年的豐收,而一年有12個月,因此祭拜12顆,閏年則是13顆。

月見糰子除了直接吃以外,也會做成日本常見的醬油糰子吃,依照各地風俗與喜好各有不同。

芋頭・栗子・豆類

為了一年的豐收祈福的日本中秋節,會拿出許多秋季收穫的農產品來供奉,因此在當天會有許多芋頭、栗子、豆類的料理出現。

也因此十五夜和十三夜的月亮,才會有許多冠上食物的別稱。

日本中秋節總結

以上介紹了日本中秋節「十五夜」的由來是來自於唐朝的中秋節,並和日本當地的傳統習俗互相結合後流傳至今。

日本在中秋節當天除了賞月外,還會掛芒草,並且使用月見糰子和芋頭、栗子、豆類等秋季農作物祭祀月亮。

雖然日本現今已經沒有像台灣一樣瘋中秋節(或者應該是說瘋烤肉),但在每年中秋節附近,還是會看到許多期間限定的相關商品。

小羽小羽

像我每年幾乎都會去買日本麥當勞的月見漢堡。(笑)

如果還有想知道哪些日本文化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會把它整理完後分享給大家唷!

羽日本官方SNS帳號
羽日本SNS 帳號連結
LINE
Youtube
Instagram 羽日本IG連結